第十七章_过成前任的对照组[七零]
下书网 > 过成前任的对照组[七零] > 第十七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十七章

  第十七章

  罗蔓青因为生气不自觉地就提高了声音,她怀里的瞻瞻扁了扁嘴要哭,以为在骂她。

  罗蔓青有些懊恼,忙哄着孩子。

  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,没几秒又乐了起来。

  看起来是个天生乐观的。

  罗蔓青看着她可爱的小脸蛋,气也消了大半,她真的好可爱,有几分像冯峻,又有几分像她,是个非常漂亮的宝宝。

  “抱歉,蔓青,当时看到妈照看三个孩子,照看不过来,只好把孩子带到了我身边。”冯峻给罗蔓青道了个歉。

  冯峻口中的妈是徐玉娥,徐玉娥几个月前带着三个孙辈,其中一个就是瞻瞻,从数量看是照看得比较吃力。

  罗蔓青是在演出回来后才拿到他的信的,也就几天前,他在信里也是这样说,是因为看到孩子姥姥照看不了太多孩子,才把孩子接走。

  冯峻这信是三个月前给她写的,只不过她在外面演出,回到家才拿到信。

  但是,徐玉娥照看不过来,那他就照看过来了吗?

  “你把孩子接走之后,是全职带孩子吗?”

  冯峻斟酌道:“蔓青,孩子体重身高还可以,就是头发,我不知道是不是遗传……”

  瞻瞻在罗蔓青怀里要挣扎着下来,罗蔓青都有些抓不住她了,这家伙力气还挺大,冯峻把孩子接了过去,对罗蔓青道:“可能是饿了,饿了她就会闹腾。”

  罗蔓青目不斜视地从她面前走过,去了后勤部苏大姐那里借了些热水。

  刚出生的瞻瞻头发又黑又浓密,这会儿的她头发又黄又稀少。

  罗蔓青截住他话头,先发制人,“那就是遗传你了。”

  “哦好。”

  罗蔓青觉得她的瞻瞻受苦了。

  肯定不是遗传她,她的头发只要有眼睛都能看得出来,跟黄还有稀少不搭边。

  罗蔓青扯了扯嘴角。

  罗蔓青把一些别的想法抛于脑后,“那要给她煮吃的吗?可是这里什么都没有。”

  现在孩子是他带,罗蔓青只能听他的。

  罗蔓青拧着眉头,看着冯峻,怎么看怎么不顺眼。

  “你看能不能去邻居家借些热水,我给她先冲点奶粉垫垫肚子,晚些再做饭。”

  几个月到几岁的孩子都是难带的,即使是乖巧需要不高的宝宝,也要照顾三餐,换尿布换衣服。

  “不是,孩子白天在托儿所,晚上我回去带。”

  在托儿所不可能每个孩子都照看到位的,特别是孩子多保育员少的托儿所,只要不饿着就行,哭了尿了都有可能忽略掉,有些家长不放心,中途会回托儿所看看孩子。

  “我怎么感觉她头发少了这么多?她前几个月不是这样的,不会是在托儿所营养跟不上吧?”

  说完瞥了眼冯峻的头发,跟冯峻的头发好像也不搭边……

  出了屋,却是发现隔壁的宋小英在院子里探头探脑,往自己这边张望,一看到她出来,就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。

  机械厂也有托儿所,有些孩子满月就送过去了,一个月两元的托管费,其余的厂里补贴。在冯峻的驻地部队也差不多这样。

  冯峻脸色顿了下,到底没有反驳。

  以前在机械厂上班的时候,和苏大姐共事过两年,苏大姐对她挺热心,在她装好热水的时候,拉着她道:“还没买菜吧?李子巷来了家卖鱼的,说是乡下水库自己捞的,两毛钱一斤,不要票,我看着不错,是那种刺不多的鲩鱼,蒸着吃很鲜。你要的话就赶紧去,晚了就没了。”

  罗蔓青忙谢过她,这确实是及时雨,晚上还不知道吃什么呢,瞻瞻也可以吃点鱼肉。

  把热水提回了冯峻宿舍,罗蔓青急吼吼地就要出去买鱼。

  冯峻把她喊住,“怎么了?”

  罗蔓青眉宇间带了几分喜意,眼睛亮晶晶的,好像是抢到了紧俏货一样,“李子巷有鱼卖,我去买两条回来。”

  要知道高城城内没什么湖泊江河,很少能在副粮食店买到鱼。

  冯峻看着她道:“我和你一块去,等一下瞻瞻。”

  罗蔓青想了想,点了点头,等会儿要是人多的话,冯峻这大高个是有优势的。

  怕冯峻出去买东西的经验比较少,特别是紧俏货靠抢的时候,她趁着瞻瞻喝奶的功夫,给冯峻传授经验,“如果人多,你在前面的话,就先把鱼挑上,最好是拿在手上,再让商家上称,鱼如果比较鲜活,咱多买两条,回来放桶里养着。”

  冯峻脸色正经,“蔓青,人多得组织排队。”

  罗蔓青面无表情,“行,你去组织。”

  瞻瞻喝完了奶,冯峻把她抱在手上,然后到厨房拿了个桶。

  两人就往李子巷走去。

  宋小英也收到了邻居的告知,李子巷有人卖鱼,她本来是不想买的,因为刚还了罗蔓青两百多块,这些钱都是借亲戚朋友的,这几个月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呢,而且她饭都吃完了。

  可一抬头,看到隔壁一家三口提了桶往外走,她心里就像是猫抓一样。

  这拿着桶出去,是去李子巷买鱼吧?

  两毛钱一斤,一条鱼最少也有四五斤,这得一块钱了,有这一块钱,她能买一个星期菜了。

  拿了碗到公共水龙头下面洗,有几个邻居也在洗碗或者洗菜。

  宋小英问,“听说李子巷有鱼买,你们有没有去买条回来尝尝鲜?”

  李干事的媳妇点了点头,“这大热天的上一班也够呛,给我家老李买了条补补身子。”

  财务部的赵大姐也附和道:“这鱼便宜呢,前儿我在副粮食店买,要四毛钱一斤,这次我索性买了两条,放水缸里,能吃几天。”

  凑在一块洗刷的五六个人,竟然有四个是买了鱼的,宋小英听着一阵胸闷,不自觉地把锅底也刷了,弄得刷锅的丝瓜瓢都沾满了锅灰,洗都洗不干净。

  宋小英只能换了块抹布来洗,对了,还有一个人没说话呢,她把目光看向了在边缘外面的一朴实妇女。

  这是和陈建树一块读工农兵大学进厂的江干事媳妇,她叫何雪梅,和丈夫江干事都是农村来的,宿舍就和自己就隔了两间房子。

  “雪梅,你们家有买鱼吗?”

  何雪梅愣了下,显然没想到宋小英突然问起自己,她摇了摇头,“没买。”

  宋小英追问,“怎么不买的?”

  何雪梅老实道:“不年不节的,买鱼太浪费。”

  “小英,你家有没有买?”终于有人问起宋小英来。

  宋小英道:“我家老陈不爱吃鱼。”

  正说着话,罗蔓青和冯峻买了鱼回来了。

  大家看他们提着水桶,有人就问,“你们也去买鱼了?买了几条?”

  罗蔓青停下脚步,“我们去得晚,只剩下三条,都买了。”

  赵大姐哎哟了声,凑过来看了看,“这剩下的都是大的,这一条起码有六七斤吧?”

  罗蔓青:“三条刚好二十斤。”

  赵大姐扫了眼冯峻,笑道:“还是你们小年轻舍得,天气这么热,也不晓得能不能养得活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cffr.org。下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ccffr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